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二年级下册政治月考试题参考》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1、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需要。多选、错选均不能分。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常识,回答1-2题。
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所有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看法
2.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由于它是( )
A.唯物主义者需要第一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需要第一回答的问题
C.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势必遇见而且需要第一回答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是它坚持了( )
A.实践的看法 B.革命的看法 C.阶级的看法 D.历史的看法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世界万物是永恒进步的 B.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C.运动是物质的特质 D.运动是不能离开物质的
5. 甲乙两人辩论,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下列看法正确认识这两句话的有
①两种看法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乙的看法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乙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哪个决定哪个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不过用不一样的方法讲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 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
7. 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觉得“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觉得“人甚至不可能踏入同一河流”,对于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前者夸大物质运动,后者强调相对静止
B. 前者不承认相对静止,后者强调绝对运动
C. 前者不承认意识能动性,后者强调物质的决定用途
D. 前者一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后者不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8. 在传统几何学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而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自新闻战线拓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出色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革新的源泉 ②革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要紧保证
③文静作品来自于创作者文风的转变 ④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需要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xx大报告特别强调中共人必须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就是必须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高宗旨。这给大家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 B.办事情应立足整体,搞好局部
C.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D.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1.漫画《官员走穴》告诫大家的政府官员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址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备社会历史性
C.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达成生活价值
12.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达成伟大民族复兴要把每一个人的前途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紧密相连,生活才可能有意义有价值。这说明达成生活价值
①要在享受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需要有坚实的理想信念
③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生活价值的标志 ④需要正确处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跌倒,你也可以在低处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下列与此看法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C.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D.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过去照古人
14.“一个人假如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一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进步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非常难知道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①要坚持全方位、辩证的看法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常见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建设民生工程,既要打造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门、难题、焦点问题。由此,大家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常见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高民生工程水平,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月12日,时值第xx届广州亚运会开幕之际,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吴齐与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来到广州亚运会“中国奥委会接待中心”,一同为“奥林匹克运动雕塑”的首发揭幕。回答16-17题。
16.奥林匹克运动根本的宗旨是打造一个和平的愈加美好的世界。消除各种歧视和偏见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使全世界年轻人聚集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基本目的。各国人民在进步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珍惜和捍卫和平。从哲学上说明( )
A.事物的进步是曲折的 B.联系是常见的、客观的
C.物质对意识的依靠性 D.规律是客观的,能让人们改变
17.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为打造一个和平的更美好世界而努力。这表明( )
A.意识有时具备决定性意义
B.价值观具备导向用途,它能为打造一个愈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要紧用途
C.只须坚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精神,就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D.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精神是各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18. 广大新闻工作者响应中央号召,积极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集中推出一大量感人至深的报道,新闻报道更为清爽务实。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实践主体
B.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渠道
C. 新闻报道引导和决定社会进步变化
D.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
19. 2024年十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问题引起社会常见关注。各国政府从自己经济社会进步水平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一样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励生育,或历程由抑制生育到逐步鼓励生育政策的转变。这说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具备( )
A. 个体差异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常见适用性 D. 社会历史性
20. 某初中生针对某些植物组织培养时间长、观测困难等问题,运用光合用途和智能化控制原理,研制出“智能化植物组织培养机”,通过对机器内部温度、湿度、光照、臭氧、二氧化碳等原因进行实时测试、调试和补充,使原有缺点得以克服。这说明( )
A. 某些植物的自己成长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B. 大家要创造条件来改变事物的进步方向
C.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首要条件
D. 革新活动推进了生产方法的根本性变革
21.电影《泰图》讲述了一个“屌丝”和一个城市人的故事,在大家生活重压常见较大的今天,借用喜剧形式,使观众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下勉励自己、调整心态,非常不错地起到了“减压”有哪些用途,遭到观众热捧,成为首部票房突破10亿元的国产影片。《泰囵》的成功告诉大家
A.电影创作要紧的是表现手法的革新
B.迎合每位观众需要才能创作出好作鼎
C.文化创作要面向广大人民,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
D.票房是衡量电影作品成功与否的规范
22.2024年1月1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向获得2024年度国家高科技奖的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颁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重奖有益于( )
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革新的好环境 ②更好地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进步中的要紧用途③形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④促进科技事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达成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需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好风尚。公民道德建设( )
A.是进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的要紧内容
B.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是达成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D.决定着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24.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继承和进步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为中国的将来进步注入强大正能量。下列有益于增加正能量的有( )
①某市大力表彰见义勇为模范、孝老爱亲模范②电视台很多播放渲染后宫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富斗剧③大众媒体为吸引受众,大肆宣扬社会阴暗面④某省拓展“乡村文明行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大家奋斗的价值目的。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②老吾老,与人之老;幼吾幼,与人之幼。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非选择题:本题包含2小题,共50分。
26. (12分)某企业是国内东南区域一个以吸管为主要商品的民营企业,其开创者在十年打拼,两手空空的窘境下,既耐受寂寞,又放眼长远,抓住该区域建设小产品市场的契机,渐渐做大做强。从出租摊位代销,到家庭自行生产;从确定商标构建自己形象,到回收多个相同种类厂商;从着手拟定企业、行业、国家标准,到瞄准国际标准。企业商品从形状、材质、功能和包装上不断革新和拓展,力图适应市场需要和环保需要。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中国大的吸管制造企业,占据世界吸管市场50%的份额,使小吸管收获了新高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中进步的有关常识,剖析该企业的成功经验。
27. (9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活进步和兴盛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一直没被压垮,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大家获得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了“特别可以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大家跻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行列。
运用辩证唯物论剖析新时期为何要发扬民族精神?(9分)
28.(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常识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进步、迅速融入全球的转型期,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国內社会矛盾,弘扬正气,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強大的思想支持,提升大家党在乎识形态范围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xx大报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概括,深化了大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备十分要紧意义。
材料2、 中共广东第十代表大会指出,大家着力围绕科学进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出一系列*科学进步难点的革新思路和工作举措,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大会初次提出“幸福导向型产业”定义,提出大力进步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新课标 第 一网
材料3、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谈到目前经济形势,既充分一定今年国内经济社会进步获得的成绩,看到国内经济社会进步基本面长期趋好的态势,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原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筹备,争取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他期望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用途,试验用途、排头用途,为经济社会进步再添新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说明大家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谈谈你对广东提出大力进步幸福导向型产业理念的理解。(12分)
(3)结合材料三,从“矛盾观”出发,谈谈你对习近平对目前经济形势剖析内容的理解。(12分)
参考答案:
1-5 CDABC 6-10 CDBAAA 11-15 CDBDB 16-20 BBADC 21-25 CCADA
26. 进步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的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该企业在困境下坚定信心,自己进步符合企业成长规律,符合市场需要和环保需要,促进小商品收获新高度;(3分)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进步的源泉和动力。该企业针对自己进步中所面临的问题,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为有利,推进企业进步;(3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进步的两种状况,要做好量变筹备,促进事物质变。该企业踏踏实实,当令抓住机会,有计划、分步骤达成企业进步,并不断为自己进步打造更为广阔的平台;(3分)
辩证否定即扬弃,是事物进步的环节,革新是进步的基本需要。该企业强调商品革新,在继承已有商品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形式、增添新内容,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进步。(3分)
27.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用途于客观事物。(3分)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指导大家有效地拓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进步,因此,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分)民族精神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活进步和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因此,大家要看重发扬民族精神。(3分)
28.(1)①物质决定意识,需要大家所有从实质出发,实事求是。面对目前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需要要大力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用途,正确意识对事物的进步有推进用途,通过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益于深化了大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备反用途。广东从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出发,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提出大力进步幸福导向型产业,用新的进步理念指导实践,促进广东新的进步。(4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需要大家坚持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广东一直坚持进步为了人民,进步依赖人民,进步成就由人民共享,把是不是以人为本,是不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检验和衡量大家所有工作的要紧标尺,广东将着力进步的新型产业,以人的感受、民众的幸福为依归,这种首创性进步思维,体现了广东进步以人为本、尊重民权的理念。(4分)
③价值观具备导向用途,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广东在社会建设中确立新的进步理念,提出大力进步幸福导向型产业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达成好、维护好、进步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4分)
(3)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看到国内经济社会进步获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国内经济社会进步的问题,这就坚持了两点论,同时一定国内经济社会进步基本面长期趋好的态势,这就坚持了重点论,把握住了主流。(4分)
②矛盾双方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面对目前经济形势大家要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筹备,争取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也可用矛盾的常见性原理剖析)(4分)
③矛盾的常见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统一的。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用途,试验用途、排头用途,为经济社会进步再添新动力。(4分)